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巴莫拉 | 膽大黨維基(繁體中文)

巴莫拉 | 膽大黨維基(繁體中文)

巴莫拉(バモラ Bamora, Viz: Vamola是《Dandadan》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並且在「怪獸篇」(Kaiju Arc)中擔任主要反派。

她是蘇美爾族(Sumerian)唯一存活的後裔。在母星遭受入侵後,巴莫拉逃往地球,並遵循養母的遺願,尋找一位值得信賴的伴侶以延續蘇美爾族的血脈。在這段旅程中,她與彩瀨桃(Momo)、小雷(Okarun)以及他們的盟友展開了激烈的對抗。最終,巴莫拉選擇小雷作為自己的伴侶,並希望能與他結婚。

外貌

在動畫和原創漫畫中

作為蘇美爾族(Sumerian)的成員,巴莫拉(Bamora)的外表與地球上的年輕少女幾乎無異。她擁有修長的人形身軀與金色的短髮。與地球人不同的是,她的頭頂長有一對觸角,雙眼為綠色,瞳孔內呈現星形的角膜反光,這使她在男生中被認為相當美麗。

巴莫拉通常穿著一套貼身的白黑色緊身衣,僅露出雙肩與大腿,但在穿著怪獸裝(Kaiju Suit)時會將此服裝隱藏在內。

在靜子(Seiko)決定讓巴莫拉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就讀神高中(Kami High)後,她利用怪獸裝模仿彩瀨桃(Momo)的校服,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她將怪獸裝的頭部部分保留,作為類似兜帽或頭盔的裝飾。如今,她不再穿著桃的毛衣,而是改穿校服西裝外套,並將其客製化,使兜帽部分依舊保留怪獸裝的頭部造型。

在限制級漫畫中

在限制級漫畫中,角色巴莫拉尚未登場。她可能會在第1集第2段,或者在第2集中出現。請期待她的亮相!如果你對《Dandadan》的限制級漫畫感興趣,可以閱讀Wiki了解更多資訊。

图片

在動畫和原創漫畫中

在限制級漫畫中

本漫畫包含適合成熟讀者的內容。它探討了複雜的主題,可能不適合較年輕的讀者。故事情節深入刻畫角色發展,充滿緊張的戲劇衝突和情感敘述。請讀者自行斟酌觀看。

在同人繪圖中

發掘令人驚艷的同人繪圖,欣賞對你最愛角色的獨特詮釋。從充滿動感的戰鬥場面到時尚精緻的服裝,這些創意十足的藝術作品讓角色栩栩如生。

性格

巴莫拉(Bamora)是一名友善、純真、心地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少女。由於目睹自己的族人被「庫爾族」(Kur)的「大母體」(Big Mamas)當作養分來製造外骨骼,她選擇冒險幫助蘇美爾族(Sumerian)的男性逃離命運,而不是按照邦加(Banga)、托梅(Tome)和阿賈(Aja)的指示優先保護自己離開蘇美爾。巴莫拉同時也是一位勇敢的女孩,儘管害怕庫爾族,但仍決定與彩瀨桃(Momo)及其朋友們並肩作戰,阻止地球被入侵。

遵循養母的遺願,巴莫拉一直在尋找一名能夠在戰鬥中擊敗自己的強大男性作為伴侶,以延續蘇美爾族的血脈。這種行動有時顯得有些魯莽,因為她剛抵達地球時便本能地攻擊遇到的任何人,以判斷對方是否足夠強大。儘管她最終選擇了小雷(Okarun),但她依然能夠認可其他有實力的人,例如金田(Kinta)在與「空間雕刻·庫爾」(Spatial Carving Kur)的戰鬥中曾一度占據上風,讓她對其實力刮目相看。儘管她想履行養母的願望,但巴莫拉對於男女之間的愛情與浪漫幾乎一無所知,這是因為她從小生活在全是女性的環境中,對婚姻的認識僅僅來自邦加的話語。在一次偶然目睹一對情侶接吻後,她感到害羞並意識到男女關係不僅僅是力量上的匹配,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此外,巴莫拉對地球的食物情有獨鍾,通常會狼吞虎嚥地吃下端給她的餐點,其中她最喜愛的食物是章魚燒(Takoyaki),並且經常用不太熟練的日語發音說出「Takoyaki」。

背景

在外星恐怖軍隊「庫爾族」(Kur)對蘇美爾(Sumer)發動攻擊時,巴莫拉(Bamora)作為唯一一名成功逃離侵略的蘇美爾族孩童,被邦加(Banga)救下。隨後,她由邦加撫養長大,而邦加則繼續與其他女性蘇美爾族戰士一同對抗庫爾族的侵略。儘管邦加不願被視為母親,巴莫拉仍將她視為自己的母親。

當巴莫拉進入青春期時,她、邦加、以及另外兩名同伴——托梅(Tome)和阿賈(Aja)成為抵抗組織中僅存的生還者,因為整個小隊在一次由庫爾族發動的突襲中幾乎全軍覆沒。隨著四人被迫躲藏在洞穴中,巴莫拉逐漸對生存失去了希望,並請求邦加用她的步槍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她寧願死在邦加手中,也不願被敵人殺害。邦加也開始陷入絕望,但最終想起了蘇美爾族的金字塔——這是一座能夠通往第二故鄉「伊迪亞」(Idea,即地球)的傳送裝置。她認為這或許能夠幫助他們逃離這顆星球,重新燃起了希望。

按照這個計劃,巴莫拉(Bamora)與其他人奮力突破庫爾族(Kur)的入侵軍隊,最終抵達金字塔——此地已被用作囚禁蘇美爾族(Sumerian)男性的牢獄。為了幫助他們逃離,巴莫拉決定偷偷混入囚犯隊伍,並解開其中一名男性蘇美爾族的束縛,引發了騷動。然而,庫爾族開始射殺試圖逃跑的男性,場面陷入混亂。此時,邦加(Banga)獲得了一套外骨骼裝甲,其外形類似蘇美爾神祇,並成功說服男性蘇美爾族與她一同反抗敵軍。在混戰之中,巴莫拉與邦加最終攜手抵達金字塔,並成功啟動通往下一顆星球的傳送門。

然而,由於傳送門僅有足夠的能量傳送一人,邦加強迫巴莫拉獨自進入傳送門,並將自己的外骨骼裝甲交給她帶走。巴莫拉在傳送門的另一側痛苦地呼喚著母親,但無法改變這一命運。在巴莫拉即將被傳送走的最後一刻,邦加請求她在下個星球找到一位強壯的男子並與其結婚,以延續蘇美爾族的血脈。隨著傳送過程開始,巴莫拉聽見邦加在最後一刻向她表達了母愛,以及對兩人共同經歷時光的深情告白。

裝備

巴莫拉的外骨骼裝甲

巴莫拉(Bamora)在戰鬥中使用的是一套外骨骼裝甲,這是她與養母邦加(Banga)分離前,由對方親手交給她的。

這套外骨骼裝甲的設計極大地模仿了蘇美爾神祇的形象,其外觀類似一隻「怪獸」(Kaiju)。裝甲的主體呈現彈簧狀結構,但雙手、雙腳和大腿部分則採用實心結構——雙手為四指爪型,雙腳為三趾形態,展現出獸類的特徵。頭部有一道深色線條從額頭向下延伸至雙眼,再分成兩道線條向下延續至下顎。最初,裝甲的頭部擁有三根角——兩根位於頭頂,一根位於鼻子。然而,在與金田(Kinta)駕駛的「大金田菩薩·Zeta版」(Great Kinta Bodhisattva, Zeta Version)激烈交戰後,裝甲受到了嚴重損傷,導致頭頂的兩根角被摧毀,只剩下鼻角完好無損。此外,裝甲的「怪獸嘴部」能夠打開,允許使用者將頭部伸出外部,以便在非戰鬥狀態下自由活動。

能力

抬頭顯示器 (Heads-Up Display)

巴莫拉(Bamora)的外骨骼裝甲配備抬頭顯示器,用於分析周圍環境,幫助使用者在戰鬥中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心跳隱藏模式 (Heart-Pounding Hidden Mode)

此裝甲具備進入「虛空地帶」(Empty Space)的特殊功能,允許使用者穿越常規空間,進行戰術轉移或執行特定任務。

增強力量 (Enhanced Strength)

巴莫拉的外骨骼裝甲能夠賦予使用者驚人的力量,一拳便能將一頭熊擊飛數米之遠。其增強的力量甚至能夠輕易壓制那些因擁有妖怪力量而具備超人體能的對手,展現出絕對的力量優勢。

增強耐久度 (Enhanced Durability)

這套外骨骼裝甲在面對強大攻擊時展現出極高的耐久性。即便在與小雷(Okarun)、金田(Kinta)、彩瀨桃(Momo)和白鳥愛羅(Aira)的戰鬥中,裝甲依然能夠抵擋各種致命攻擊,包括小雷全力衝刺的撞擊、金田駕駛「大金田菩薩」(Great Kinta Bodhisattva)施展的連續攻擊,以及最終導致地面形成巨大坑洞的「毀滅炸彈摔」(Powerbomb)。儘管裝甲的鼻角在戰鬥中被摧毀,但其核心功能並未受到影響,戰鬥結束後仍能正常運行。此外,在從裝甲內部彈出後,巴莫拉自身並未顯示出任何受傷跡象,進一步證明了裝甲對使用者的保護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曾經駕駛「空間雕刻外骨骼」(Spatial Carving Exosuit)的庫爾族戰士也曾稱讚巴莫拉的外骨骼擁有驚人的耐久性,能夠毫髮無損地抵禦由金田操縱的機甲將東京鐵塔當作武器發起的攻擊,足見其在防禦方面的卓越表現。

尾巴 (Tail)

巴莫拉(Bamora)的外骨骼裝甲配備了一條可用於戰鬥的尾巴,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靈活操控其進行攻擊或防禦。

透明化 (透明 Tōmei)

外骨骼裝甲具備與環境融為一體的隱形能力,使其在肉眼下難以被察覺。根據金田(Kinta)的解釋,這種隱形原理類似於科幻作品中所描繪的技術,即通過「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與「逆向反射投影」(retro-reflective projection)來映射使用者前方的影像,使其在視覺上消失於背景中。

體型增大 (Size Enhancement)

巴莫拉的外骨骼裝甲能夠根據使用者的意願增加自身的體積與質量,其大小取決於使用者所需的規模。最大體型可達 45公尺,足以遮蔽上越市(Kamigoe City)的高樓大廈,展現出宛如巨獸般的壓倒性存在感。

服裝複製 (Clothing Replication)

此裝甲可以模仿任何使用者希望穿著的服裝。當使用者啟動位於鼻角核心的掃描器後,裝甲會自動掃描目標人物的服飾,隨即將自身的外觀與材質轉變為完全一致的服裝。例如,巴莫拉曾利用此功能複製彩瀨桃(Momo)的校服,實現隱秘的身份偽裝。

緊急防衛系統 (緊急防衛システム Kinkyū Bōei Shisutemu)

該外骨骼裝甲內建一套緊急防衛系統,能夠在使用者無法行動時自動接管戰鬥。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使用者如何主動啟動或關閉此功能。該系統曾在小雷(Okarun)以全力衝撞裝甲時被意外觸發,導致巴莫拉一度失去對裝甲的控制,無法自主關閉系統。最終,彩瀨桃與白鳥愛羅(Aira)聯手操縱「大金田菩薩」(Great Kinta Bodhisattva)對其施展「毀滅炸彈摔」(Powerbomb),才成功將緊急防衛系統強制關閉,使巴莫拉重新獲得控制權。

大虐殺模式 (大虐殺モード Dai Gyakusatsu Mōdo?)

巴莫拉(Bamora)的外骨骼裝甲擁有第二種形態,被稱為「大虐殺模式」。在此模式下,裝甲的外觀會發生劇烈變化,變得更加兇猛野獸化,同時體型也會大幅增大,進一步提升戰鬥威懾力。

使用方式

戰鬥用途, 與所有外骨骼裝甲一樣,巴莫拉(Bamora)主要將其用於戰鬥,憑藉徒手格鬥作為核心戰鬥風格,她能夠利用外骨骼提供的增強體能發動強力的近戰攻擊,包括使用尾巴作為武器像鞭子般猛擊對手,在面對力量強大或體型巨大的對手時,巴莫拉會啟動外骨骼的「體型增大」功能,使自身的高度與對手相匹配並提升其物理攻擊的威力。

隱形與潛行, 利用外骨骼的「透明化」功能,巴莫拉能夠對敵人進行奇襲或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撤退,由於外骨骼可容納多名人員,巴莫拉還能通過讓同伴進入裝甲內部來掩蓋其存在,目前已知的最大載員數量至少為兩人,例如在與鹿島玲子(Reiko Kashima)對抗時,巴莫拉將彩瀨桃(Momo)藏在裝甲內部,使妖怪在聽到「髮油」(pomade)這一關鍵詞後消失,此外,巴莫拉也曾利用透明化功能進行監視,例如近距離觀察一對情侶親吻以更好地理解人類婚姻的概念。

日常用途, 在非戰鬥情況下,巴莫拉經常使用外骨骼的「服裝複製」功能將其外觀變形成神高中(Kami High)的校服,使自己能夠偽裝成人類學生融入校園生活。

趣聞

  • 與本作中的所有外星人一樣,巴莫拉(Bamora)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超人力霸王》(Ultraman)系列:
    • 巴莫拉的名字以及其外骨骼裝甲的名稱很可能是對《超人力霸王》中怪獸「巴莫拉」(Bamora)的致敬,而裝甲的外觀則融合了「哥莫拉」(Gomora)與「紅王」(Red King)的設計元素。
  • 寺井次郎(Jiji)曾將巴莫拉的名字與由「三浦知良」(Kazuyoshi Miura,外號「Kazu國王」)代言的「Dekavita C」廣告聯繫起來,該廣告中三浦知良在最後大喊「Bamora」,巧合的是,寺井在第32話中提到了這則廣告。
  • 巴莫拉的角色設計可能是以日本特技女演員「太田理惠」(Rie Ota)為原型,她曾在《哥吉拉·摩斯拉·王者基多拉:大怪獸總攻擊》中擔任「巴拉剛」(Baragon)的主要扮演者。
  • 巴莫拉的形象與《新世紀福音戰士》(Neon Genesis Evangelion)中的「綾波零」(Rei Ayanami)也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機甲駕駛員,其駕駛服的設計也有相似之處。
  • 當巴莫拉首次抵達地球時所說的語言是「烏加里特語」(Ugarit),作者龍幸伸(Tatsu)將日語平假名巧妙地偽裝成烏加里特語符號,這些符號可以通過羅馬化進行翻譯。.

備註

  1. 巴莫拉(Bamora)就讀於神高中(Kami High)的二年級班級,推測其年齡約在16至17歲之間。

李芷晴

對動漫懷有熱情的寫作者,善於以細緻的觀察與真摯的文字,將角色與情節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發佈留言